身上起紅點疼可能由蚊蟲叮咬、接觸性皮炎、毛囊炎、帶狀皰疹、過敏性紫癜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局部冷敷、外用藥物、口服抗組胺藥、抗病毒治療、糖皮質激素等方式緩解。
1、蚊蟲叮咬:蚊蟲唾液中的蛋白質會引發局部免疫反應,導致毛細血管擴張形成紅色丘疹,伴有刺痛或瘙癢。被叮咬后立即用肥皂水清洗,涂抹爐甘石洗劑或氫化可的松軟膏緩解癥狀,避免抓撓防止繼發感染。
2、接觸性皮炎:皮膚接觸染發劑、金屬飾品等致敏物質后,T淋巴細胞介導的遲發型超敏反應會引發紅斑、水皰。用生理鹽水沖洗患處,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,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,遠離過敏原至少兩周。
3、毛囊炎: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發紅色膿皰,常見于多汗部位。每日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羅星軟膏,穿透氣棉質衣物。反復發作需檢查血糖,糖尿病患者更易繼發感染。
4、帶狀皰疹:水痘-帶狀皰疹病毒再激活會沿神經節分布出現簇集性水皰,伴隨灼燒樣疼痛。發病72小時內口服阿昔洛韋,配合加巴噴丁緩解神經痛,皰疹未結痂前避免接觸孕婦和兒童。
5、過敏性紫癜:IgA介導的血管炎導致毛細血管出血,形成按壓不褪色的紫紅色斑點,常見于下肢。需臥床休息,服用維生素C改善血管通透性,嚴重者使用潑尼松,定期監測尿常規預防腎損傷。
日常需穿著寬松衣物減少摩擦,避免食用海鮮、芒果等易致敏食物。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E有助于皮膚修復,出現發熱、關節腫痛或皮疹擴散需及時就診。保持患處清潔干燥,洗澡水溫不超過38℃,優先選擇pH5.5弱酸性沐浴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