輸尿管結石的嚴重程度需結合結石大小、位置及并發癥綜合判斷,多數可通過保守治療或醫療干預緩解。
1、結石大小:
直徑小于5毫米的結石約80%可自行排出,通常表現為間歇性腰痛或血尿。增加每日飲水量至2.5-3升有助于促進結石排出,建議選擇檸檬水或低礦化度礦泉水。
2、梗阻位置:
上段輸尿管結石易引發腎積水,中下段結石可能導致膀胱刺激征。跳繩、爬樓梯等重力依賴性運動可輔助結石移動,但需避免劇烈運動誘發腎絞痛。
3、感染風險:
合并尿路感染時可能出現發熱、膿尿等全身癥狀。這種情況下需使用抗生素治療,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、頭孢曲松或磷霉素。
4、腎功能影響:
長期完全性梗阻超過6周可能造成不可逆腎損傷。體外沖擊波碎石適用于直徑10-20毫米的結石,經尿道輸尿管鏡取石術可用于嵌頓性結石。
5、疼痛程度:
劇烈腎絞痛需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雙氯芬酸鈉,或解痙藥如山莨菪堿緩解癥狀。疼痛持續超過24小時或伴無尿需急診處理。
日常需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、堅果,適量補充柑橘類水果。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,定期復查泌尿系超聲監測結石情況。突發劇烈腰痛伴嘔吐或發熱時應立即就醫,避免延誤治療導致腎功能損害。長期反復發作者建議進行代謝評估,排查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基礎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