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根尖周炎可通過根管治療、抗生素治療、手術引流、患牙拔除、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。慢性根尖周炎通常由齲齒未治療、牙髓壞死、細菌感染、牙齒外傷、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。
1、齲齒未治療:
齲齒未及時治療會導致牙髓感染,細菌通過根尖孔擴散至根尖周組織引發炎癥。日常需加強口腔衛生,使用含氟牙膏刷牙,定期口腔檢查。出現齲齒應及時補牙,避免病情進展。
2、牙髓壞死:
牙髓壞死會使根管內形成壞死組織,成為細菌培養基,導致根尖周炎。需進行根管治療清除感染源,根管消毒后嚴密充填。治療期間避免用患側咀嚼硬物,防止牙齒折裂。
3、細菌感染:
根尖周組織長期受細菌毒素刺激會導致骨質破壞。急性發作時可服用甲硝唑、阿莫西林、頭孢克肟等抗生素控制感染。同時配合局部熱敷緩解腫脹疼痛,保持口腔清潔。
4、牙齒外傷:
外傷導致牙髓血管斷裂會引起牙髓壞死,繼而發展為根尖周炎。外傷后應及時就診檢查牙髓活力,必要時行根管治療。避免用患牙咬硬物,防止二次損傷。
5、免疫力下降:
機體抵抗力降低時,口腔內條件致病菌可能引發或加重根尖周炎。保證充足睡眠,均衡攝入蛋白質、維生素。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、游泳增強體質。
慢性根尖周炎難以自愈,建議盡早就醫。日常飲食選擇軟質食物如雞蛋羹、燕麥粥,避免辛辣刺激。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齒,配合牙線清除鄰面菌斑。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病變,根尖周炎治愈后需每半年復查X線片觀察骨質恢復情況。長期吸煙者應戒煙,減少口腔黏膜刺激。保持規律作息和良好心態有助于疾病康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