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底病變不一定會導致失明。是否失明取決于病變類型、嚴重程度及是否及時干預,多數早期發現的眼底病變通過規范治療可有效控制病情發展。
1. 可逆性眼底病變:
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、高血壓視網膜病變等代謝性疾病相關眼底改變,早期通過控制血糖血壓、激光光凝或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治療,可顯著延緩視力損害。這類患者若定期隨訪并堅持基礎疾病管理,失明風險可降低60%以上。黃斑水腫患者接受玻璃體腔注藥治療后,70%患者視力能保持穩定。
2. 不可逆性眼底病變:
視網膜色素變性、晚期青光眼等退行性疾病造成的視神經萎縮,目前醫學手段僅能延緩病程。但通過低視力康復訓練、助視器使用等干預,患者仍可保留部分生活視力。急性視網膜壞死等感染性病變若未在72小時內接受抗病毒治療,可能造成視網膜大面積脫離導致失明。
建議每年進行散瞳眼底檢查,尤其糖尿病患者需每半年篩查。日常需避免劇烈運動及強光刺激,攝入富含葉黃素的深色蔬菜如菠菜、羽衣甘藍,配合適度有氧運動改善眼底微循環。視力下降時立即就診,避免揉眼或自行使用眼藥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