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乳喂養與混合喂養各有優勢,選擇需結合母嬰健康狀況、乳汁分泌量、喂養便利性等因素綜合評估。
母乳含有400多種營養素,包括乳鐵蛋白、免疫球蛋白等活性成分,能降低嬰兒過敏風險。配方奶粉通過強化鐵、維生素D等營養素彌補母乳不足,但缺乏母乳中的抗體成分。早產兒或代謝異常嬰兒可能需要特殊配方奶粉。
母乳中的分泌型IgA可形成腸道保護膜,降低中耳炎、肺炎等感染風險。混合喂養時需注意奶瓶消毒,避免致病菌污染。母親接種疫苗后,抗體可通過母乳傳遞給嬰兒。
母乳喂養通過皮膚接觸促進催產素分泌,有助于產后子宮恢復。混合喂養時建議采用肌膚接觸喂養姿勢,父親參與瓶喂也能建立親子聯結。哺乳期母親每日需增加500大卡熱量攝入。
純母乳喂養無需準備奶具,但需按需哺乳可能影響母親作息。混合喂養可儲存母乳或使用配方奶,適合職場母親。建議夜間采用母乳喂養維持泌乳量。
母親患活動性結核、HIV感染需暫停母乳。嬰兒苯丙酮尿癥、乳糖不耐受等需特殊配方。乳腺炎期間可繼續哺乳,但需排空患側乳房。
哺乳期建議每日飲用2000ml溫水,攝入三文魚、核桃等富含DHA的食物。可進行凱格爾運動改善盆底肌功能。混合喂養時選擇接近母乳配方的奶粉,注意觀察嬰兒排便情況。產后42天復查時需評估喂養效果,必要時咨詢哺乳顧問調整喂養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