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頸息肉可通過宮腔鏡電切術、冷刀錐切術等微創手術或傳統息肉切除術治療,具體選擇需結合息肉大小、位置及患者生育需求。宮頸息肉通常由慢性炎癥刺激、激素水平異常、宮頸損傷、宮頸管黏膜增生、病原體感染等因素引起。
宮腔鏡電切術具有創傷小、恢復快的特點,適用于直徑小于2cm的息肉。手術通過自然腔道進行,可精準切除病灶并止血,術后出血量通常少于10ml。冷刀錐切術能保留完整病理標本,對疑似癌變病例更具診斷價值。
傳統息肉切除術適用于帶蒂型大息肉,采用血管鉗扭轉摘除或剪刀切除。手術時間約15-30分鐘,需配合局部麻醉。術后可能需填塞紗布壓迫止血,存在較高復發風險,復發率約為15%-20%。
未生育女性建議優先選擇宮腔鏡手術,可減少宮頸機能損傷。直徑超過3cm的廣基息肉需評估是否伴發宮頸肥大,必要時行宮頸錐切術。絕經后患者應排除子宮內膜病變可能。
微創手術可能發生宮腔粘連、子宮穿孔,發生率低于1%。傳統手術常見術后出血、感染,出血量多在50-100ml之間。兩種術式均需警惕宮頸管狹窄風險,發生率約3%-5%。
需完善HPV檢測、TCT檢查排除癌變,陰道鏡檢查評估息肉基底情況。月經干凈后3-7天為最佳手術時機。合并急性炎癥者需先抗感染治療,常用藥物包括頭孢曲松、甲硝唑、左氧氟沙星。
術后建議避免劇烈運動1個月,禁止盆浴和性生活2個月。日常可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、獼猴桃攝入,促進創面愈合。每周3-5次快走或瑜伽鍛煉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。術后3個月需復查陰道超聲,監測復發情況。出現異常陰道流血或腹痛加劇需及時返院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