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黏膜增生可能由機械刺激、感染因素、內分泌紊亂、免疫異常、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,通常表現為黏膜增厚、白斑形成、疼痛不適、潰瘍出血、功能障礙等癥狀。
1、黏膜增厚:局部黏膜細胞異常增殖導致組織肥厚,觸診可發現質地偏硬的隆起斑塊。建議避免辛辣食物刺激,定期口腔檢查排除癌變風險。
2、白斑形成:角化異常形成白色斑片狀病損,好發于頰黏膜與舌緣。可能與吸煙、念珠菌感染有關,需進行活檢鑒別單純增生與白斑病。
3、疼痛不適:增生組織壓迫神經末梢引發灼痛感,進食時癥狀加劇。采用氯己定含漱液消炎,局部涂抹利多卡因凝膠緩解疼痛。
4、潰瘍出血:增生黏膜易受摩擦破損形成潰瘍面,伴隨滲血或繼發感染。聯合使用康復新液濕敷與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促進愈合。
5、功能障礙:舌體或頰部大面積增生影響咀嚼、發音功能。嚴重者需手術切除過度增生組織,常用術式包括激光汽化術和黏膜切除術。
日常需保持口腔衛生,使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;增加維生素B族與鋅元素攝入,如食用牡蠣、動物肝臟;避免過燙飲食與檳榔咀嚼等機械刺激。出現持續不愈的潰瘍或快速增生的腫塊應及時就診,通過組織病理學檢查明確性質。規律進行口腔癌篩查,高危人群每半年接受一次專科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