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春廣元
您觸手可及的朋友圈
煎服方法: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后煎煮,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繼續煮15分鐘,連續熬3次,將3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,每次約150ml,一日3次,一日一劑。
推薦中成藥:荊防顆粒
推薦中藥院內制劑:新冠3號(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·四川省中醫醫院)
3.外感風熱證
臨床表現:發熱,頭身痛,咽干咽痛,干咳少痰,鼻塞黃涕,舌質紅,苔白,脈浮數。
治法:辛涼解表
處方:銀翹散加減
主要組成:銀花30g連翹30g桔梗15g荊芥15g牛蒡子15g薄荷15g竹葉15g蘆根30g生甘草15g
咳喘者加杏仁15g枇杷葉30g;夾濕者,加藿香15g薏苡仁30g扁豆30g。
煎服方法: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后煎煮,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繼續煮10分鐘,連續熬3次,將3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,每次約150ml,一日3次,一日一劑。
推薦中成藥:精制銀翹解毒片、炎見寧片(膠囊、丸)、抗病毒糖漿
推薦中藥院內制劑:新冠2號(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·四川省中醫醫院)
4.風寒夾濕證
臨床表現:發熱,惡寒,頭身疼痛,干咳無痰,口淡無味,不思飲食,胸悶,脘腹痞滿,倦怠乏力,大便質稀軟不爽,舌淡,苔白膩,脈濡。
治法:辛溫解表,芳香化濁
處方:藿香正氣散加減
主要組成:廣藿香30g紫蘇15g白芷15g法半夏10g厚樸15g陳皮10g大腹皮10g白術15g茯苓15g桔梗15g甘草10g生姜10g大棗10g
煎服方法: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后煎煮,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繼續煮15分鐘,連續熬3次,將3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,每次約150ml,一日3次,一日一劑。
推薦中成藥:藿香正氣膠囊(軟膠囊、丸、顆粒、水、口服液)
推薦中藥院內制劑:新冠3號(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·四川省中醫醫院)
5.風熱犯肺證
臨床表現:發熱,口微渴,咽干咽痛,痰黃或黃濃,咳嗽,舌質紅,苔薄白,脈浮數。
治法:疏風清熱,宣肺止咳
處方:三拗湯合銀翹散加減
主要組成:麻黃12g杏仁15g銀花30g連翹30g桔梗15g荊芥15g牛蒡子15g薄荷15g竹葉15g蘆根30g生甘草15g
煎服方法: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后煎煮,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繼續煮10分鐘,連續熬3次,將3次所熬藥液混勻約450ml,每次約150ml,一日3次,一日一劑。
推薦中成藥:復方魚腥草合劑(片)、連花清瘟顆粒(膠囊)、感咳雙清膠囊、銀馬解毒顆粒、蒲地藍消炎口服液、急支糖漿
推薦中藥院內制劑:上感顆粒(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)、青翹抗毒顆粒(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·四川省中醫醫院)
6.危重型
各地各單位結合患者實際,采用中西醫結合個體化治療。
中醫藥治療(兒童)
(一)外感風寒證
臨床表現:惡寒重,發熱輕,頭身疼痛,干咳無痰,咽喉腫痛,咽癢,鼻塞流涕,舌淡,苔白,脈浮。
治法:辛溫解表
處方:荊防敗毒散加減
主要組成:荊芥15g防風15g茯苓10g前胡10g川芎10g枳殼10g桔梗10g羌活10g
煎服方法: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后煎煮,煎熬3次(3歲以下只煎2次),每次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繼續煮15分鐘后濾出。共取汁200-400ml,原則上小于1歲,每日100ml,1-2歲每日200ml,2-3歲每日300ml,3歲以上每日400ml,分3-4次服完,一日一劑。
(二)外感風熱證
臨床表現:發熱,頭身痛,咽干咽痛,干咳少痰,鼻塞黃涕,舌質紅,苔白,脈浮數。
治法:辛涼解表
處方:銀翹散加減
主要組成:銀花15g連翹15g桔梗10g荊芥10g牛蒡子5g薄荷10g竹葉10g蘆根15g生甘草10g
煎服方法:上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后煎煮,煎熬3次(3歲以下只煎2次),每次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繼續煮10分鐘后濾出。共取汁200-400ml,原則上小于1歲,每日100ml,1-2歲每日200ml,2-3歲每日300ml,3歲以上每日400ml,分3-4次服完,一日一劑。
推薦中成藥:抗病毒糖漿
推薦中藥院內制劑:上感顆粒(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)、青翹抗毒顆粒(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·四川省中醫醫院)
禁忌:服藥期間忌食辛辣燥熱、油膩葷腥、冷飲酸奶。
《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(第八版)》
完整版請點擊→查看
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