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冠疫情防控新情勢下,居家常備藥的需求有所增加。對此,專家提醒,市面上同類藥物有多種選擇,請市民們不要緊盯一種藥品。
用藥集中在三類
武漢市第一醫院藥學部主任胡松介紹,輕癥患者癥狀以發燒、咳嗽、咽痛為主,可能還有一些咳痰、流鼻涕、鼻塞等癥狀。
針對新冠肺炎的預防用藥以及無癥狀感染者或輕癥患者的用藥,一般集中在三類:
三類藥物備藥清單
1抗病毒藥、2退燒藥、3止咳藥
針對部分在居家隔離時出現發熱、咽痛、肌肉酸痛的輕癥患者,武漢市中心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賴永繼建議:
不同癥狀,對癥用藥
1發熱、咽痛、肌肉酸痛
可以選擇解熱鎮痛藥
用藥建議:對乙酰氨基酚、布洛芬、洛索洛芬鈉和雙氯芬酸納
2出現咳嗽等癥狀
需服用止咳藥
用藥建議:咳痰:服用含化痰成分藥品
干咳:部分復方感冒藥含有止咳成分,如:新康泰克、復方甲氧那明
不要緊盯一種藥
武漢市第一醫院藥學部主任胡松提醒廣大市民,備藥時,中成藥或西藥都可考慮。目前,市面上同類藥物有多種選擇,不要緊盯著一種藥品。
這些藥物都能起到相應效果
1抗病毒藥
除了中成藥里面的連花清瘟之外,宣肺敗毒顆粒、金葉敗毒顆粒等藥品都能起到抗病毒的作用。
2退燒藥
除了布洛芬,還有清肺排毒顆粒、疏風解毒膠囊等。
3止咳藥
藥物品種較多,如:溴己新、氨溴索等。
特別提醒:盲目吃藥要不得
針對市民的“囤藥”心理,武漢市第一醫院藥學部主任胡松提醒,市民備藥要把握“適量”的原則。
“適量”用藥原則示例
以連花清瘟顆粒劑為例:一盒可吃2至3天,對于無癥狀或輕癥的患者,一周左右時間,癥狀就可以得到緩解。按此推算,建議市民備藥不超過兩盒。
此外,胡松還強調,中成藥和西藥不建議連用,且在同時用藥時,種類最好不超過兩種。
用藥種類選擇規律
1同一類功效藥物
效果類似,若選擇服用西藥或中藥的其中一種,就盡量不用再去疊加使用另外一個類別。
2針對不同功效同時用藥
根據藥效的不同,最多選擇兩款藥,不要使用太多。
服藥時,記住這個時間節點
武漢市中心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賴永繼提醒:在專業領域內,評估藥品療效一般是48小時到72小時,患者服藥以后兩至三天,如果癥狀沒有改善,需要及時就醫。
特殊人群用藥指南
有基礎疾病的患者:用藥禁忌須提前知曉
針對有基礎疾病的患者,武漢市第一醫院藥學部主任胡松提醒,在備藥和用藥時,需要仔細閱讀說明書、咨詢用藥禁忌,同時在用藥時要注意關注自身基礎疾病的變化。
部分藥品對于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來說,需要謹慎使用。不規范的用藥可能導致病情加重。
孕婦、兒童群體:用藥要區別對待
孕婦、兒童等特殊群體如何注意用藥問題?武漢市中心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賴永繼給出建議:
孕婦、兒童群體用藥指南
1兒童人群解熱鎮痛藥
用藥建議:選擇兒童劑型的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
2孕婦人群解熱鎮痛藥
用藥建議:推薦使用對乙酰氨基酚
用藥切忌“貪多貪廣”
現階段,家中有必要儲備一些解熱鎮痛類的藥品。胡松呼吁,廣大市民要理性面對,適度備藥、科學用藥。
“對于市民家庭儲備藥品的心態,我們作為醫生可以理解。但從專業角度,還是建議各方面都有所準備,但是沒必要貪多貪廣。藥物使用過多過量,容易導致毒副反應,從容面對即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