滑膜炎可通過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、口服非甾體抗炎藥、物理治療、支具固定、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治療。滑膜炎通常由關節勞損、創傷性損傷、骨關節炎、類風濕關節炎、代謝性疾病等原因引起。
1、玻璃酸鈉作用:
玻璃酸鈉注射液通過補充關節滑液黏彈性,改善關節潤滑功能,減輕軟骨磨損。臨床常用施沛特、阿爾治、欣維可等品牌,能緩解關節僵硬和疼痛癥狀。注射療程通常為每周1次,連續3-5周,對早期骨關節炎繼發滑膜炎效果顯著。
2、藥物協同治療:
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、雙氯芬酸鈉、洛索洛芬鈉可控制滑膜炎癥反應。需注意這類藥物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適,長期使用需配合胃黏膜保護劑。嚴重病例可短期使用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進行關節腔注射。
3、物理干預措施:
超短波治療通過熱效應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超聲波能加速炎癥介質吸收。急性期建議冷敷緩解腫脹,慢性期采用蠟療改善關節活動度。每日進行15分鐘直腿抬高訓練,可增強股四頭肌力量保護膝關節。
4、病理因素控制:
類風濕性滑膜炎需配合甲氨蝶呤、來氟米特等抗風濕藥。痛風性滑膜炎要長期服用別嘌醇降尿酸,發作期使用秋水仙堿。這兩種病理性滑膜炎常伴隨晨僵超過1小時、關節對稱性腫痛等癥狀。
5、日常防護要點:
體重超標者需減輕5%-10%體重,避免爬山、爬樓梯等負重運動。游泳、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更適合關節保養。使用護膝或矯形鞋墊可改善力學分布,睡眠時抬高患肢有助于消退水腫。
建議每日攝入500ml低脂牛奶補充鈣質,適量進食三文魚、核桃等富含ω-3脂肪酸食物。關節腫脹期間限制高嘌呤飲食,保持每日2000ml飲水促進代謝。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關節畸形時,需考慮關節鏡下滑膜清理術等手術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