腺肌癥是否需要治療需根據癥狀嚴重程度和生育需求決定。無癥狀或癥狀輕微者可暫不治療,定期隨訪觀察即可。
一、無需治療的情況:
部分患者腺肌癥病灶局限且癥狀輕微,僅表現為輕度痛經或月經量稍增多,不影響生活質量。此類情況可通過熱敷、適度運動等緩解不適,每6-12個月復查超聲監測病灶變化。未生育女性若無備孕計劃,且影像學顯示病灶未累及子宮內膜層,可暫緩治療。
二、需干預治療的情況:
中重度痛經、貧血或病灶彌漫者需積極治療。子宮腺肌癥可能導致進行性加重的痛經、性交痛及經期延長,長期失血會引發貧血。病灶若壓迫輸卵管或影響子宮內膜容受性,可能降低自然妊娠概率。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控制和手術治療兩類,藥物可選擇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、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等,手術則根據年齡和生育需求選擇病灶切除或子宮切除術。
日常需避免攝入含雌激素食物如蜂王漿,減少劇烈運動以免加重盆腔充血。痛經發作時可嘗試艾灸關元穴或飲用姜棗茶溫經散寒,保持外陰清潔預防感染。40歲以上患者若已完成生育,建議每年婦科檢查聯合腫瘤標志物篩查,警惕病灶惡變風險。合并貧血者應增加動物肝臟、菠菜等富鐵食物攝入,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