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虛可通過補中益氣丸、生脈飲、四君子湯等藥物調理,主要適用于脾胃虛弱、氣短乏力等癥狀。
1、補中益氣丸:
補中益氣丸由黃芪、黨參、白術等組成,具有補中益氣、升陽舉陷的功效,適用于脾胃虛弱、中氣下陷引起的氣短懶言、食欲不振。該藥通過健脾益胃改善氣血生化之源,需注意感冒發熱期間不宜服用,長期使用需監測血壓變化。
2、生脈飲:
生脈飲含人參、麥冬、五味子,能益氣復脈、養陰生津,針對氣陰兩虛型氣虛,表現為心悸氣短、自汗口渴。藥物中人參補元氣,麥冬滋陰,五味子收斂固脫,三藥協同改善心臟功能。服用期間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糖尿病患者需選擇無糖劑型。
3、四君子湯:
四君子湯為經典補氣方劑,由人參、白術、茯苓、甘草配伍,主治脾胃氣虛證,常見面色萎黃、語聲低微。方中人參大補元氣,白術健脾燥濕,茯苓利水滲濕,甘草調和諸藥,適合長期調理。服用時需注意與藜蘆、五靈脂等中藥存在配伍禁忌。
4、玉屏風散:
玉屏風散由黃芪、白術、防風組成,功效益氣固表止汗,適用于表虛不固型氣虛,表現為易感冒、自汗惡風。黃芪補肺脾之氣,白術健脾,防風祛風解表,三者合用增強衛外功能。體實邪盛者慎用,服藥期間應避風寒。
5、歸脾丸:
歸脾丸含黨參、黃芪、龍眼肉等成分,能益氣健脾、養血安神,針對心脾兩虛型氣虛伴失眠健忘。藥物通過補氣生血改善氣血不足,需注意痰濕內盛或外感實熱者禁用,服藥期間保持情緒穩定。
氣虛患者除藥物調理外,建議配合食療如山藥粥、黃芪燉雞等溫補食材,避免生冷油膩。適度練習八段錦、太極拳等柔緩運動有助于氣血運行,日常注意保暖防寒,規律作息避免熬夜。癥狀持續或加重時應及時就醫,排除貧血、甲狀腺功能減退等器質性疾病。用藥需在中醫師辨證指導下進行,避免自行長期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