盲腸炎主要表現為右下腹疼痛、惡心嘔吐、發熱、食欲減退、腹瀉或便秘等癥狀。疼痛初期可能出現在臍周或上腹部,隨后轉移至右下腹并固定。
1、腹痛特點:疼痛多始于臍周或上腹部,呈陣發性鈍痛,6-8小時后轉移至右下腹麥氏點并轉為持續性疼痛。咳嗽或按壓時疼痛加劇,可能伴隨局部腹肌緊張。
2、消化系統癥狀:約80%患者出現惡心嘔吐,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。多數患者早期出現食欲不振,部分伴隨腹瀉或便秘等排便習慣改變,腸鳴音可能減弱或消失。
3、全身反應:體溫通常升高至37.5-39℃,呈現弛張熱型。炎癥加重時可出現寒戰、出汗、心率增快等全身中毒癥狀,白細胞計數明顯升高。
4、特殊體征:可能出現反跳痛、羅氏征陽性等典型體征。患者常采取右側屈曲臥位以減輕疼痛,行走時身體前傾保護腹部。
5、并發癥表現:若發生穿孔可出現全腹劇痛、板狀腹;形成膿腫時可在右下腹觸及包塊;彌漫性腹膜炎時出現休克、意識障礙等危象。
日常應注意保持清淡飲食,選擇米粥、面條等易消化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纖維食物。急性期需禁食并臥床休息,恢復期可逐步增加活動量。出現持續高熱、劇烈腹痛或意識改變時需立即就醫,延誤治療可能導致穿孔、腹膜炎等嚴重并發癥。術后患者需保持傷口清潔,遵醫囑進行漸進式康復訓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