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袋切除術可能由術后腫脹、感染、下瞼外翻、眼瞼凹陷、瘢痕增生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冷敷消腫、抗生素治療、二次修復手術、脂肪填充、瘢痕軟化針等方式干預。
術后48小時內局部組織水腫屬于正常反應,與淋巴回流暫時受阻有關。建議使用冰袋間隔冷敷,每次15分鐘,避免直接接觸皮膚。腫脹通常1-2周逐漸消退,期間需保持頭部抬高睡眠姿勢。
手術切口可能因細菌侵入引發紅腫熱痛,常見于術后3-5天。臨床多采用頭孢克肟、左氧氟沙星、阿奇霉素等口服抗生素預防。需每日用無菌生理鹽水清潔傷口,避免揉眼或化妝。
與術中皮膚切除過量或肌肉損傷有關,表現為瞼緣不能緊貼眼球。輕度可通過按摩恢復,重度需進行眥成形術或皮瓣移植術修復。患者常伴隨眼部干澀、流淚等癥狀。
脂肪去除過度可能導致下瞼區塌陷,形成衰老樣外觀。自體脂肪移植是主要矯正手段,需從大腿或腹部抽取脂肪進行填充。部分患者術后出現暫時性凹凸不平現象。
體質敏感者切口處可能形成紅色隆起瘢痕,可通過曲安奈德注射液或氟尿嘧啶局部注射軟化。配合硅酮凝膠外用及壓力療法,多數6-12個月逐漸平復。
術后三個月內需避免劇烈運動及高溫環境,每日補充維生素C促進傷口愈合,適量食用三文魚、堅果等富含歐米伽3食物減輕炎癥反應。恢復期出現持續視力模糊或劇烈疼痛需立即復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