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人吐黃水可能與膽汁反流性胃炎、胃食管反流病、消化道梗阻、藥物刺激或慢性肝病等因素有關,需結合具體癥狀判斷病因。
1、膽汁反流:
膽汁從十二指腸反流至胃部時,胃酸與膽汁混合可產生黃色嘔吐物。常見于胃部手術后或幽門功能失調,伴隨上腹灼痛、餐后飽脹。治療需使用促胃腸動力藥如多潘立酮,配合鋁碳酸鎂等胃黏膜保護劑。
2、胃食管反流:
胃內容物反流至食管時可能攜帶膽汁,表現為嘔吐黃綠色液體伴胸骨后燒灼感。夜間平臥癥狀加重,長期反流可導致Barrett食管。建議抬高床頭15厘米,避免高脂飲食,必要時服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。
3、腸梗阻:
腸道梗阻導致膽汁無法正常下行,嘔吐物可呈糞臭味黃綠色液體,伴隨腹脹、排便停止。常見于腸粘連、腫瘤或疝氣,腹部CT可明確診斷。完全性梗阻需禁食并急診手術解除梗阻。
4、藥物刺激:
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、鐵劑或抗生素可能損傷胃黏膜,引發膽汁混合胃液嘔吐。常見于空腹服藥人群,嘔吐物可含少量血絲。需調整用藥時間并加用胃黏膜保護劑,必要時更換藥物種類。
5、肝膽疾?。?/h3>
肝硬化、膽囊炎等疾病導致膽汁代謝異常,可能出現黃疸伴嘔吐膽汁。伴隨皮膚瘙癢、陶土色大便提示膽道梗阻,需檢查肝功能及腹部超聲。膽總管結石需行ERCP取石,腫瘤壓迫需外科干預。
老年患者嘔吐膽汁時應禁食4-6小時觀察,小口飲用淡鹽水防止脫水。記錄嘔吐頻率、量與伴隨癥狀,避免自行服用止吐藥掩蓋病情。建議選擇易消化的米粥、藕粉等低脂流食,分次少量進食。若出現持續嘔吐、意識模糊或嘔血,需立即急診處理。長期反復發作需完善胃鏡、腹部CT或MRCP檢查明確病因,慢性肝病患者需定期監測肝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