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可以通過發病時間、癥狀表現和病程特點進行區分。急性濕疹通常發病急驟,癥狀以紅斑、丘疹、水皰為主,伴有劇烈瘙癢,病程較短;慢性濕疹則多由急性濕疹反復發作演變而來,皮膚表現為苔蘚樣變、色素沉著或脫失,瘙癢程度相對較輕,但病程較長。
急性濕疹的皮損以紅斑、丘疹、水皰為主,常伴有滲出和結痂。患者常感到劇烈瘙癢,搔抓后易導致皮損加重或繼發感染。急性濕疹的病程較短,通常在數周內可自行消退或經治療后好轉。
慢性濕疹的皮損主要表現為皮膚增厚、苔蘚樣變,表面干燥、粗糙,常伴有色素沉著或脫失。瘙癢程度較急性濕疹輕,但持續時間較長,容易反復發作。慢性濕疹的病程可長達數月甚至數年,治療難度較大。
濕疹的治療需要根據具體類型和病情嚴重程度進行個體化治療。急性濕疹以抗炎、止癢為主,慢性濕疹則需注重皮膚屏障修復和長期管理。日常生活中,濕疹患者應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,保持皮膚清潔和濕潤,穿著寬松透氣的衣物,避免過度搔抓。飲食上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蛋白質的食物,有助于皮膚修復。適當進行有氧運動,如散步、游泳等,可增強體質,改善皮膚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