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宮內膜癌術后護理需關注傷口管理、并發癥預防、營養支持、心理調適及定期復查五個方面。
術后保持腹部切口干燥清潔,每日觀察有無紅腫滲液。使用無菌敷料覆蓋,淋浴時避免直接沖刷傷口。術后2周內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,防止腹壓增高導致傷口裂開。出現發熱、持續疼痛或異常分泌物需及時就醫。
淋巴結清掃術后可能出現下肢水腫。每日測量腿圍,睡眠時墊高下肢15-20厘米。選擇梯度壓力襪,從足踝向大腿方向按摩促進回流。避免長時間站立或交叉雙腿,出現皮膚緊繃感需聯系康復科進行專業理療。
術后初期選擇高蛋白流食如鯽魚湯、蒸蛋羹,逐步過渡到低脂高纖維飲食。增加大豆制品、西蘭花等植物雌激素調節食物,限制紅肉攝入。貧血患者可搭配豬肝、菠菜等富鐵食物,必要時補充蛋白粉或復合維生素。
術后激素變化可能導致情緒波動,參加病友互助小組可緩解焦慮。進行正念呼吸訓練,每天記錄情緒變化。配偶需關注患者夜間盜汗、潮熱等更年期癥狀,婦科醫生可能建議短期激素替代治療改善生活質量。
術后1個月復查盆腔超聲和腫瘤標志物,之后每3-6個月進行陰道殘端細胞學檢查。長期服用孕激素類藥物者需監測肝功能。出現異常陰道出血、骨痛或體重驟降應立即PET-CT排查轉移灶。遺傳性子宮內膜癌患者建議親屬進行基因檢測。
術后康復期建議每天30分鐘散步配合凱格爾運動,增強盆底肌功能。飲食可增加亞麻籽、深海魚等抗炎食物,限制精制糖攝入。保持會陰部清潔,3個月內避免盆浴和性生活。建立癥狀日記記錄排便、排尿模式變化,定期與主治醫生溝通調整護理方案。環境溫度維持在22-26℃以減少潮熱不適,睡眠時選擇純棉透氣寢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