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血兩虛、肝腎不足常見于長期熬夜者、過度節食人群、慢性病患者、產后女性及中老年群體。
1、長期熬夜者:
晝夜節律紊亂會抑制肝臟造血功能,導致肝血虧虛。長期睡眠不足使腎精無法正常化生為氣血,表現為頭暈耳鳴、指甲干枯。建議22點前入睡,午間小憩20分鐘,睡前用艾葉泡腳促進循環。
2、過度節食人群:
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會影響脾臟運化功能,導致氣血生化無源。嚴格素食者易缺乏造血所需的鐵、維生素B12,出現月經量少、眼瞼蒼白。每日應保證50g紅肉或動物肝臟,搭配紅棗、黑芝麻等補血食材。
3、慢性病患者:
糖尿病、高血壓等消耗性疾病會損傷腎精,與長期服藥導致的肝腎代謝負擔有關。這類人群多伴隨腰膝酸軟、夜尿頻多癥狀。中醫常用六味地黃丸滋補肝腎,配合黃芪、當歸等補氣生血。
4、產后女性:
分娩時大量失血耗傷營血,哺乳期營養流失加重肝腎虧虛。典型表現為脫發、健忘、乳汁清稀。建議服用阿膠糕補充鐵元素,練習八段錦兩手攀足固腎腰動作,避免過早從事體力勞動。
5、中老年群體:
年齡增長導致腎氣自然衰退,胃腸吸收功能下降影響氣血生成。常見視物模糊、關節僵硬等衰老癥狀。日常可食用枸杞山藥粥,練習太極拳云手動作,定期艾灸關元穴培補元氣。
氣血兩虛者應保持每周3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、游泳,避免劇烈消耗。飲食上多攝入牛肉、菠菜、黑木耳等高鐵食物,搭配核桃、黑豆等補腎食材。長期癥狀未改善需進行鐵代謝、甲狀腺功能等醫學檢查,排除器質性疾病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