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胎妊娠早產風險可通過加強產檢監測、控制體重增速、預防感染、宮頸環扎術、抑制宮縮藥物等方式干預。雙胎早產通常由子宮過度擴張、胎盤功能不足、胎膜早破、妊娠期高血壓、宮頸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。
1、子宮負荷過重:
雙胎妊娠子宮容積較單胎增大50%以上,子宮肌纖維過度牽拉易誘發宮縮。建議孕20周后使用托腹帶減輕腹部壓力,每日側臥位休息不少于2小時,避免提重物及長時間站立。
2、胎盤功能受限:
兩個胎兒共享母體營養可能導致胎盤相對供血不足,超聲監測胎盤成熟度及臍血流指標尤為重要。增加優質蛋白攝入至每日100g,選擇魚肉、雞胸肉、大豆等食物,配合補充鐵劑和維生素C。
3、感染風險升高:
雙胎孕婦生殖道感染概率增加3倍,細菌性陰道炎可能引發胎膜早破。日常需選用棉質透氣內褲,如出現分泌物異常可考慮陰道乳酸桿菌制劑,避免盆浴及陰道沖洗。
4、妊娠高血壓:
雙胎妊娠并發子癇前期風險達單胎的4倍,可能與血管內皮損傷、炎癥因子釋放有關,典型表現為血壓≥140/90mmHg伴蛋白尿。臨床常用拉貝洛爾、硝苯地平、硫酸鎂等藥物控制,需每周監測尿蛋白及眼底變化。
5、宮頸機能不全:
雙胎宮頸承受壓力增大可能導致無癥狀擴張,孕18-22周陰道超聲測量宮頸長度<25mm時,需考慮McDonald宮頸環扎術或Shirodkar術式。術后限制活動并使用黃體酮陰道栓劑維持。
雙胎孕婦每日應保證30g膳食纖維預防便秘,推薦燕麥、火龍果、奇亞籽等食物;運動選擇泳池行走、孕婦瑜伽等低強度項目,單次不超過30分鐘;自數胎動時需分別記錄兩個胎兒活動,發現宮縮頻率>3次/小時或陰道流液需立即就診。孕28周起建議配備家用胎心監護儀,提前準備待產包并確定具備新生兒重癥監護能力的分娩醫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