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膚劃痕癥可通過避免搔抓、冷敷處理、保濕修復、抗組胺藥物、免疫調節等方式治療。皮膚劃痕癥通常由皮膚屏障受損、過敏反應、免疫異常、遺傳因素、環境刺激等原因引起。
機械摩擦會加重皮膚損傷,形成惡性循環。建議剪短指甲,夜間佩戴棉質手套,轉移注意力減少抓撓沖動。衣物選擇純棉材質,避免化纖織物摩擦刺激。
低溫可收縮毛細血管,緩解瘙癢和紅腫。使用冷藏的生理鹽水紗布濕敷,每次10-15分鐘,每日2-3次。避免直接冰敷導致凍傷,冷敷后立即涂抹保濕劑。
神經酰胺、泛醇等成分能修復皮膚屏障。選擇無香精的乳霜質地保濕產品,洗澡后3分鐘內涂抹。橄欖油、馬齒莧提取物等天然成分具有舒緩作用。
氯雷他定、西替利嗪、依巴斯汀等H1受體拮抗劑可阻斷過敏反應。適用于伴有明顯瘙癢的患者,需連續用藥1-2周。用藥期間注意嗜睡等副作用。
可能與Th2細胞過度活化有關,嚴重者可考慮環孢素、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劑。需監測肝腎功能,療程不超過3個月。紫外線光療對部分患者有效。
日常飲食增加Omega-3脂肪酸攝入,如深海魚、亞麻籽油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。適度進行游泳、瑜伽等低強度運動,出汗后及時清潔。保持臥室濕度在50%-60%,使用加濕器時每周清洗水箱。病程超過2個月或出現皮膚感染需皮膚科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