單絨雙羊是單絨毛膜雙羊膜囊雙胎妊娠的簡稱,指兩個胎兒共用一個胎盤但分別擁有獨立羊膜囊的特殊雙胎類型,主要特征為共用胎盤、獨立羊膜腔、血管吻合風險。
1、胎盤結構:
單絨雙羊雙胎的胎盤為單一絨毛膜結構,兩個胎兒的臍帶血管在胎盤內存在不同程度的吻合支。這種血管交通可能導致雙胎輸血綜合征等并發癥,需通過超聲監測胎盤血管分布及血流動力學變化。
2、羊膜分隔:
兩個胎兒各自擁有獨立的羊膜囊,由兩層羊膜組成分隔膜。超聲檢查可見明顯薄膜分隔,胎兒分別處于獨立羊水環境中,這種結構可降低臍帶纏繞風險,但需關注羊水量差異。
3、發生機制:
受精后第4-8天胚胎內細胞團分裂形成,屬于單卵雙胎中的一種類型。其發生與遺傳因素無關,分裂時間點決定絨毛膜和羊膜數量,早于受精后3天分裂會形成雙絨雙羊雙胎。
4、臨床風險:
約15%會發生選擇性胎兒生長受限,10%-15%可能進展為雙胎輸血綜合征。其他風險包括臍帶異常插入、貧血-多血質序列征等,需每2周進行超聲監測胎兒生長發育及多普勒血流評估。
5、管理要點:
妊娠16周起需每2周進行專項超聲檢查,重點監測胎兒體重差異、羊水深度比及膀胱充盈情況。發現雙胎輸血綜合征時需在24周前進行胎兒鏡激光凝固術,分娩時機通常建議在34-37周。
單絨雙羊妊娠孕婦應保證每日增加300千卡熱量攝入,補充鐵劑30-60mg及葉酸400μg預防貧血。建議采用側臥位休息改善胎盤灌注,每周體重增長控制在0.5kg以內。妊娠28周后需每日胎動計數,出現胎動異常或宮縮頻繁時及時就診。分娩方式需根據胎位、胎兒大小及并發癥情況個體化選擇,產后需加強新生兒監護評估貧血或低血糖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