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盆腔炎會引起腰疼。盆腔炎癥波及周圍組織時,可能刺激腰部神經或引發牽涉痛,導致下腰部酸痛或墜脹感。
盆腔炎引發腰痛的機制:
盆腔內子宮、輸卵管等器官發生感染時,炎癥滲出物可刺激盆腔腹膜及骶神經。骶神經支配腰骶部區域,其受到刺激后會向腰部放射疼痛信號。部分患者炎癥累及髂腰肌或腰大肌時,可能直接引發肌肉痙攣性疼痛。急性期疼痛多為持續性,活動或性交后加重,常伴隨下腹壓痛、發熱等癥狀。
伴隨癥狀的鑒別:
腰痛需與泌尿系統結石、腰椎病變等區分。盆腔炎典型表現為下腹疼痛、陰道分泌物增多,可能伴有尿頻尿急。婦科檢查可見宮頸舉痛、子宮壓痛,血常規提示白細胞升高。若腰痛合并發熱超過38.3℃,需警惕盆腔膿腫形成,超聲檢查可幫助明確診斷。
患者應臥床休息,避免劇烈運動加重炎癥擴散。治療期間使用高蛋白、高維生素飲食,如魚肉、綠葉蔬菜等,促進組織修復。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毫升,保持排尿通暢。疼痛緩解后可進行盆底肌訓練,如凱格爾運動,每次收縮維持5秒,10次為一組,每日3組,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。急性期禁止性生活及盆浴,遵醫囑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療,防止轉為慢性炎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