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生兒羊水吸入性肺炎多數情況下屬于輕度病癥,及時干預后預后良好。該病主要因分娩過程中羊水進入新生兒呼吸道引發炎癥反應,臨床表現為呼吸急促、發紺或暫時性氧飽和度下降。
一、輕度羊水吸入性肺炎:
約80%患兒屬于輕度病例,表現為短暫性呼吸頻率增快40-60次/分,無明顯缺氧癥狀。肺部聽診可聞及細濕啰音,胸片顯示局部斑片狀陰影。此類患兒通常需在新生兒科觀察48-72小時,通過氧療維持血氧飽和度>95%,必要時采用霧化吸入促進羊水排出。哺乳時應采取半臥位,避免嗆咳加重。
二、中重度羊水吸入性肺炎:
當羊水污染嚴重或吸入量較大時,可能引發呼吸窘迫綜合征,表現為鼻翼扇動、三凹征等典型癥狀。需進行血氣分析監測,若出現Ⅱ型呼吸衰竭PaCO2>50mmHg需考慮無創呼吸支持。此類患兒可能合并感染,需進行C反應蛋白檢測,必要時使用注射用頭孢噻肟鈉等抗生素治療。
日常護理需保持環境溫度在24-26℃、濕度55%-65%,每日進行3-4次背部叩擊排痰。母乳喂養者需少量多次哺乳,人工喂養應選擇低滲透壓配方奶。出院后需定期進行肺功能評估,觀察有無慢性肺疾病跡象,建議在出生后1個月、3個月分別進行兒童保健科隨訪。預防重點在于產時正確處理胎兒呼吸道,對存在胎糞污染者需在出生后立即進行氣管插管吸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