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臟保護可通過控制飲酒、均衡飲食、規律作息、謹慎用藥、定期體檢等方式實現。
1、限制飲酒:
酒精代謝產物乙醛直接損傷肝細胞,每日酒精攝入量男性不宜超過25克,女性不超過15克。戒酒或減少飲酒頻率可降低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炎風險。替代飲品可選擇菊花茶、枸杞泡水等具有護肝作用的茶飲。
2、膳食調整:
高脂飲食易誘發非酒精性脂肪肝,建議增加優質蛋白如魚肉、豆制品攝入,搭配西蘭花、菠菜等富含硫化物蔬菜。適量食用核桃、亞麻籽補充ω-3脂肪酸,避免動物內臟等高膽固醇食物。
3、作息管理:
夜間23點至凌晨3點為肝臟排毒高峰時段,長期熬夜會導致轉氨酶升高。保持7-8小時連續睡眠,午間可進行20分鐘閉目養神。睡前避免劇烈運動或情緒激動。
4、藥物防護:
對乙酰氨基酚等解熱鎮痛藥超量使用會造成藥物性肝損傷,中藥何首烏、雷公藤也需遵醫囑服用。必要用藥時可搭配水飛薊素護肝片,接種甲肝、乙肝疫苗預防病毒性肝炎。
5、監測預警:
每年進行肝功能檢查和肝臟超聲篩查,關注膽紅素、γ-谷氨酰轉肽酶指標。長期服藥者需每3個月監測轉氨酶,乙肝攜帶者應定期檢測病毒載量。出現皮膚黃染、蜘蛛痣等癥狀及時就醫。
日常可飲用蒲公英根茶促進膽汁分泌,每周進行3次30分鐘快走或游泳等有氧運動,控制BMI在18.5-23.9之間。避免食用霉變食物產生的黃曲霉毒素,處理生熟食需分開砧板。保持情緒舒暢有助于肝氣調達,可通過八段錦、深呼吸等方式減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