筋膜炎可通過熱敷按摩、肌肉拉伸、藥物治療、物理治療、局部封閉等方式解決。筋膜炎通常由肌肉勞損、姿勢不良、寒冷刺激、免疫異常、慢性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1、熱敷按摩:
局部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,緩解肌肉痙攣。使用40-45℃熱毛巾外敷患處15分鐘,配合拇指指腹環形按壓疼痛點,每日重復3次。注意避免燙傷皮膚,急性期紅腫時禁用熱敷。
2、肌肉拉伸:
針對受累肌群進行靜態拉伸,如足底筋膜炎可做臺階懸踵練習。保持拉伸姿勢20秒后放松,每組重復5次。建議在熱敷后進行,避免暴力牽拉造成二次損傷。
3、藥物治療:
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、塞來昔布、雙氯芬酸鈉可緩解疼痛。肌肉松弛劑鹽酸乙哌立松適用于伴隨肌痙攣者。外用扶他林乳膏每日涂抹3次,注意避開破損皮膚。
4、物理治療:
沖擊波治療能促進組織修復,每周2次連續3周。超聲波治療通過高頻振動改善局部代謝,每次10分鐘。這兩種物理療法需由專業康復師操作。
5、局部封閉:
頑固性疼痛可采用糖皮質激素聯合利多卡因局部注射。注射后需保持24小時針眼干燥,每月不超過3次。糖尿病患者慎用該療法。
日常建議選擇低沖擊運動如游泳、瑜伽,避免爬山、跳躍等動作。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、彩椒促進結締組織修復,補充歐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魚可減輕炎癥反應。睡眠時使用記憶棉枕頭保持脊柱中立位,辦公期間每小時做頸部后縮訓練預防復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