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肢無力可通過甲鈷胺、維生素B1、輔酶Q10等藥物改善癥狀。該癥狀可能由電解質紊亂、貧血、神經病變、甲狀腺功能異常、重癥肌無力等因素引起。
1、電解質紊亂:鉀鈉鈣鎂等離子濃度異常會導致肌肉收縮障礙,表現為四肢酸軟乏力。輕度失衡可通過口服補液鹽或香蕉橙子等富鉀食物調節,嚴重低鉀血癥需靜脈補鉀治療。
2、貧血相關:缺鐵性貧血或巨幼細胞性貧血會造成組織缺氧性無力。硫酸亞鐵、葉酸、維生素B12等造血原料補充是關鍵,同時增加紅肉、動物肝臟、深色蔬菜攝入。
3、神經病變: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或格林巴利綜合征常伴肢體遠端無力。甲鈷胺可營養神經,α-硫辛酸改善微循環,疼痛明顯者可用加巴噴丁緩解神經痛。
4、甲狀腺異常:甲減患者代謝減緩會出現肌肉粘液性水腫。左甲狀腺素鈉替代治療需定期監測TSH,同時保證海帶、紫菜等富碘食物攝入。
5、重癥肌無力:自身抗體攻擊神經肌肉接頭時,新斯的明可暫時改善肌力,嚴重者需免疫抑制劑如潑尼松、他克莫司。胸腺切除術適用于合并胸腺瘤患者。
日常需保證優質蛋白攝入如魚肉蛋奶,進行抗阻訓練維持肌肉量,避免過度勞累。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伴隨吞咽困難、呼吸困難時需神經內科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