陰道下垂可通過凱格爾運動、子宮托放置、激光治療、陰道緊縮術、盆底重建手術等方式治療。陰道下垂通常由妊娠分娩、年齡增長、慢性咳嗽、肥胖、盆底肌松弛等原因引起。
1、凱格爾運動:
通過有節律地收縮放松盆底肌群增強支撐力,每日3組每組15次收縮,持續6-8周可改善輕度下垂。避免屏氣用力動作,配合腹式呼吸訓練效果更佳。
2、子宮托放置:
硅膠或聚乙烯材質子宮托能機械性承托下垂器官,需定期消毒更換。適用于手術禁忌患者,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擇環形、立方體等不同型號。
3、激光治療:
點陣CO2激光或鉺激光刺激陰道壁膠原再生,每月1次連續3-5次可改善松弛。治療后需避免性生活兩周,可能出現暫時性分泌物增多。
4、陰道緊縮術:
切除多余陰道黏膜后縫合縮窄管腔,全麻下進行約1小時。術后留置導尿管24小時,6周內禁止盆浴及劇烈運動,可能發生出血或感染。
5、盆底重建手術:
采用聚丙烯網片懸吊膀胱或子宮,適用于重度脫垂。經陰道或腹腔鏡路徑完成,需預防網片侵蝕并發癥,術后配合生物反饋訓練。
日常增加深蹲、臀橋等強化盆底肌的運動,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、西蘭花促進膠原合成,避免長期便秘及重體力勞動。出現排尿困難或反復感染需及時婦科就診,根據脫垂程度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