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盤植入并非必須切除子宮。治療方案需根據植入深度、出血風險及患者生育需求綜合評估,保留子宮的保守治療在部分病例中可行。
1、保守治療適用情況:
對于胎盤植入較淺、出血量可控且無感染跡象的患者,可嘗試藥物聯合子宮動脈栓塞術。甲氨蝶呤等藥物能促進胎盤組織退化,栓塞術可減少術中出血。這類方案需嚴密監測血β-HCG水平及超聲影像變化,治療周期約3-6個月。實施前提是患者生命體征穩定,且具備定期隨訪條件。
2、手術治療的階梯選擇:
胎盤剝離縫合術適用于局部植入病例,術中采用子宮加壓縫合或球囊壓迫止血。對于穿透性植入但希望保留生育功能者,可考慮病灶切除術聯合子宮重建,需使用可吸收線分層縫合肌層缺損。這兩種術式均需備有紅細胞懸液,并在具備血管介入條件的醫院實施。
3、子宮切除的指征:
當出現不可控的產后出血、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或胎盤穿透膀胱等鄰近器官時,需行子宮切除術。兇險性前置胎盤合并胎盤植入者,術前預置腹主動脈球囊可降低術中大出血風險。手術范圍根據病情選擇次全切或全子宮切除,同時需處理可能受累的周圍臟器。
胎盤植入患者術后需加強鐵劑和蛋白質攝入,推薦動物肝臟、菠菜等富含鐵元素食物配合維生素C促進吸收。三個月內避免負重和劇烈運動,定期復查盆腔超聲評估子宮復舊情況。心理疏導需重點關注生育功能喪失者的情緒變化,建議通過正念訓練緩解焦慮。哺乳期患者治療期間應暫停母乳喂養,待藥物代謝完全后再恢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