蛋白尿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,常見癥狀包括尿液泡沫增多、水腫、乏力等。
尿液中出現細小且持久的泡沫是蛋白尿的典型表現,靜置后泡沫不易消散。這種泡沫與正常排尿沖擊產生的短暫氣泡不同,通常提示尿液中蛋白質含量升高。生理性因素如劇烈運動后可能出現短暫性泡沫尿,病理性因素需結合其他癥狀綜合判斷。
眼瞼或下肢凹陷性水腫與蛋白尿密切相關。當尿蛋白丟失導致血漿白蛋白降低時,血管內膠體滲透壓下降,液體滲出至組織間隙。晨起眼瞼水腫和久站后足踝腫脹是常見表現,嚴重者可出現全身性水腫。
長期蛋白尿患者常伴隨血紅蛋白合成減少和電解質紊亂,出現持續性的疲勞感。蛋白質大量流失會影響機體能量代謝,同時可能合并貧血癥狀,表現為活動耐力下降、注意力不集中等非特異性表現。
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夜尿增多或尿量減少。腎小球濾過功能受損時,尿液濃縮能力下降導致夜間排尿次數增加;而嚴重腎功能減退時則可能表現為尿量明顯減少,這兩種情況均需警惕病理性蛋白尿。
病理性蛋白尿可能與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頭痛、視物模糊、多飲多尿等癥狀。慢性腎臟病患者可能出現皮膚瘙癢、食欲減退等尿毒癥前期表現,這些癥狀提示需要立即就醫評估。
日常需限制鈉鹽攝入,每日控制在3克以內;適量補充優質蛋白如雞蛋清、魚肉等;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腎臟負擔。定期監測血壓和尿常規,出現持續水腫或泡沫尿應及時進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測。保持規律作息和適度飲水有助于維持腎臟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