盆底肌松弛可以通過癥狀和醫學檢查進行判斷。常見表現包括咳嗽或打噴嚏時漏尿、下腹墜脹感、性生活質量下降等,產后女性及中老年人群是高發群體。
一、自我觀察癥狀
盆底肌松弛最典型的表現是壓力性尿失禁,即在腹壓突然增加時出現不自主漏尿,如大笑、跳躍或提重物時。部分患者會感到陰道口有腫物脫出,尤其在久站后明顯,平臥時可能回縮。長期便秘者若發現排便需用手輔助按壓會陰部,也提示可能存在盆底肌功能障礙。性生活中出現陰道排氣聲或快感減弱,同樣需要警惕。
二、居家自測方法
排尿中斷試驗可在如廁時嘗試:排尿過程中突然收縮肌肉中斷尿流,若能立即停止且無尿液滴漏,說明肌力尚可。凱格爾運動測試采取仰臥位,將洗凈的手指放入陰道,收縮肌肉時應感受到明顯包裹感和向上提拉力,持續5秒以上為合格。使用陰道啞鈴鍛煉時,最輕規格20g放入陰道后站立行走不掉落,說明基礎肌力達標。
三、醫學診斷方式
醫院常用盆底超聲檢查測量靜息和收縮狀態下的肌肉厚度變化,觀察膀胱頸移動度。肌電圖檢查能定量分析肌肉神經傳導功能,判斷損傷程度。POP-Q評分通過測量陰道壁膨出距離客觀分度,輕度松弛指脫垂部位距處女膜緣1cm以內。尿動力學檢查可鑒別壓力性尿失禁與急迫性尿失禁,指導后續治療方案選擇。
建議每日進行凱格爾運動訓練,分早中晚三組練習,每組收縮10-15次,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佳。飲食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E,促進肌肉修復,避免長期負重和慢性咳嗽增加腹壓。游泳和瑜伽等低沖擊運動有助于增強核心肌群協同能力,產后42天應常規進行盆底功能評估。癥狀持續加重者需及時就醫,重度脫垂可能需要考慮盆底重建手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