種植牙植骨手術可通過骨增量技術、骨移植材料填充、創口縫合、術后護理、定期復查等方式完成。該手術通常由牙槽骨吸收不足、外傷性骨缺損、牙周病導致骨流失、先天骨量不足、種植體穩定性需求等因素引起。
手術前通過三維影像評估骨量,采用引導骨再生技術或上頜竇提升術增加骨高度。術中剝離牙齦暴露骨面,使用超聲骨刀精準修整骨床,為后續植骨創造空間。上頜后牙區常結合側壁開窗術式避免損傷竇膜。
根據缺損程度選擇自體骨、異體骨或人工骨粉。自體骨多取自下頜升支或頦部,具有最佳成骨效果;異體凍干骨經特殊處理降低排異風險;羥基磷灰石等人工材料可維持空間穩定性。材料混合PRF生長因子加速愈合。
植骨區覆蓋膠原膜防止軟組織侵入,采用可吸收縫線分層縫合牙齦。即刻種植病例需確保種植體初期穩定性達35N·cm以上,非埋入式愈合需安裝愈合基臺。局部加壓包扎控制術后腫脹。
24小時內冰敷減輕水腫,服用阿莫西林、甲硝唑預防感染,布洛芬緩解疼痛。兩周內進食溫涼流食,使用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衛生。避免擤鼻、劇烈運動等增加骨壓行為,吸煙者需嚴格戒煙。
術后4-6個月通過CBCT評估骨整合情況,成骨效果欠佳時可二次植入骨替代材料。種植體骨結合良好后取模制作修復體,咬合調整需避免側向力。每年復查監測骨吸收情況,專業潔治維護種植體周圍健康。
植骨術后需保證每日鈣質攝入達800mg,可通過乳制品、深綠色蔬菜補充;維生素D3促進鈣吸收,建議每日曬太陽15分鐘。恢復期避免咀嚼堅硬食物,使用沖牙器清潔種植體鄰間隙。術后3個月開始逐步進行咬合訓練,從軟食過渡到正常飲食有助于功能重建。定期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骨結合異常,專業維護可延長種植體使用壽命達10年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