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膚曬傷可通過冷敷處理、保濕修復、藥物緩解、避免刺激、預防復發等方式治療。皮膚曬傷通常由紫外線過度照射、皮膚屏障受損、黑色素生成異常、光敏反應、炎癥反應等原因引起。
1、冷敷處理:曬傷后皮膚毛細血管擴張導致紅腫熱痛,立即用冷毛巾或生理鹽水濕敷15-20分鐘。冷敷能收縮血管減輕炎癥,每日重復3-4次,避免使用冰塊直接接觸皮膚。冷敷后皮膚溫度下降可緩解灼燒感,配合陰涼環境休息效果更佳。
2、保濕修復:選擇含神經酰胺、透明質酸、維生素E的修復霜,每日涂抹3-5次。曬傷后角質層水分蒸發加快,保濕產品需避開酒精成分。蘆薈膠具有天然抗炎作用,冷藏后使用能雙重舒緩,修復期避免使用去角質產品。
3、藥物緩解: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可口服止痛,外用氫化可的松軟膏減輕炎癥反應。抗組胺藥氯雷他定適用于瘙癢癥狀,嚴重水皰需涂抹莫匹羅星預防感染。藥物使用不超過3天,兒童孕婦需遵醫囑。
4、避免刺激:恢復期穿寬松棉質衣物,避免游泳、桑拿等高溫高濕環境。暫停使用含果酸、視黃醇的功能性護膚品,清潔時選用弱酸性沐浴露。外出需嚴格物理遮擋,48小時內禁止再次接觸陽光。
5、預防復發:日常使用SPF30以上廣譜防曬霜,每2小時補涂一次。紫外線強烈時段穿戴防曬衣帽,選擇UPF50+防曬傘。長期戶外活動者需口服抗氧化劑,如維生素C、蝦青素等增強光保護能力。
曬傷恢復期需增加飲水至2000ml/日,補充富含歐米伽-3的深海魚、堅果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適當進行室內瑜伽、拉伸等低強度運動促進血液循環,睡眠時抬高患處減輕水腫。出現發熱、大面積水皰或72小時未緩解需及時皮膚科就診,慢性曬傷可能誘發日光性角化病等癌前病變,建議每年進行皮膚鏡篩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