痱子可通過爐甘石洗劑、氧化鋅軟膏、地奈德乳膏等藥物治療,通常由汗液滯留、高溫潮濕、皮膚摩擦、角質層過厚、細菌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1、汗液滯留:汗腺導管堵塞導致汗液無法正常排出,形成透明小水皰。保持皮膚干爽是基礎護理,局部使用爐甘石洗劑能收斂止癢,避免抓撓防止繼發感染。選擇寬松透氣的棉質衣物有助于汗液蒸發。
2、高溫潮濕:環境溫濕度超過皮膚調節能力時易誘發痱子。氧化鋅軟膏能形成保護膜隔離刺激,配合空調降溫至26℃以下,每日用溫水清潔患處3-4次。竹席、冰墊等物理降溫工具可輔助使用。
3、皮膚摩擦:衣物或皮膚皺褶處反復摩擦導致角質損傷。地奈德乳膏適用于炎癥明顯的紅色痱子,薄涂每日2次。嬰兒頸部、腋窩等部位可墊純棉紗布,成人運動后及時更換汗濕衣物。
4、角質層過厚:死皮細胞堆積加重汗腺堵塞。3%硼酸溶液濕敷能軟化角質,水溫需控制在30℃左右。每周2次使用溫和去角質產品,沐浴后涂抹含尿素的潤膚乳維持皮膚屏障。
5、細菌感染: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繁殖引發膿痱。夫西地酸乳膏針對感染性痱子,配合碘伏消毒液局部處理。出現膿皰或發熱需就醫,必要時口服頭孢克洛等抗生素。
痱子護理需注重環境調節與皮膚管理同步進行,保持每日飲水量1500-2000ml,高溫時段避免劇烈運動,選擇薄荷、金銀花等清熱解毒成分的沐浴露。嬰幼兒重點護理頸部、腹股溝等皮膚褶皺部位,成人需注意后背、肘窩等易出汗區域。持續3天未改善或出現皮膚潰爛應至皮膚科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