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皰型腳氣嚴重潰爛可通過保持干燥、局部用藥、口服抗真菌藥、預防感染、穿透氣鞋襪等方式治療。水皰型腳氣通常由真菌感染、皮膚屏障破壞、濕熱環(huán)境、免疫力低下、搔抓繼發(fā)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每日用溫水清洗患處后徹底擦干,避免長時間浸泡。可使用吹風機低溫檔輔助干燥趾縫,減少真菌繁殖環(huán)境。足部出汗多時可臨時使用爽身粉吸附水分,但需避開潰爛區(qū)域。
潰爛面先使用聚維酮碘溶液消毒,待滲出減少后涂抹聯(lián)苯芐唑乳膏或特比萘芬軟膏。水皰未破潰時可用硼酸溶液濕敷,每日2次,每次15分鐘以收斂皰液。
嚴重感染需口服伊曲康唑、氟康唑或特比萘芬片,療程2-4周。合并細菌感染時加用頭孢氨芐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,用藥期間監(jiān)測肝功能。
避免搔抓導致皮損擴大,睡眠時可佩戴棉質(zhì)手套。貼身襪子需每日煮沸消毒,與家人分用洗腳盆。公共場所不赤足行走,浴室地板定期用含氯消毒劑擦拭。
選擇網(wǎng)眼運動鞋或真皮皮鞋,搭配吸濕排汗的竹纖維襪。工作鞋內(nèi)放置活性炭除濕包,回家后立即更換拖鞋。床單被套每周用60℃以上熱水洗滌。
治療期間需增加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、菠菜等食物促進皮膚修復,適當補充鋅元素增強免疫力。避免辛辣刺激飲食減少汗液分泌,每日進行足部抬高運動改善局部循環(huán)。癥狀持續(xù)加重或出現(xiàn)發(fā)熱需及時就醫(yī),糖尿病患者需特別注意血糖控制。真菌感染具有傳染性,家庭成員應同步檢查手足皮膚狀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