隱睪手術的最佳時期是出生后6個月至1歲之間。早期手術有助于降低睪丸功能損傷風險,并減少未來生育能力受影響的可能性。
1、生理性隱睪的觀察期:
約70%的足月新生兒在出生后3個月內睪丸可自行下降至陰囊。若6個月后仍未下降,則需考慮醫療干預。此階段建議每月進行兒科隨訪,通過觸診或超聲監測睪丸位置變化。觀察期間需避免劇烈哭鬧或腹壓增高動作,防止睪丸回縮至腹腔。
2、病理性隱睪的手術時機:
超過1歲未下降的隱睪需手術治療,最晚不宜超過18個月。延遲手術可能導致生精小管萎縮,成年后不育風險增加3-5倍。高位隱睪位于腹腔內或合并腹股溝疝的情況,建議在6-12月齡優先安排手術。手術方式以睪丸固定術為主,必要時采用腹腔鏡微創技術。
術后需保持傷口清潔干燥,避免騎跨類運動2周。定期復查睪丸發育情況直至青春期,建議每半年檢查激素水平和超聲影像。飲食注意補充鋅、硒等微量元素,適度進行下肢伸展運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。若發現陰囊紅腫、睪丸回縮等情況需立即復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