耵聹栓塞可通過耳道沖洗、耵聹鉤取出、滴耳液軟化等方式處理。該癥狀通常由外耳道狹窄、耵聹分泌過多、不當挖耳、炎癥刺激、遺傳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1、外耳道狹窄:先天性耳道狹窄或骨性結構異常易導致耵聹滯留。建議定期用溫熱生理鹽水清潔耳道,避免使用棉簽等工具深入掏挖。游泳時可佩戴防水耳塞預防進水。
2、耵聹分泌過多:油性耳垢體質或環境粉塵刺激會加速耵聹產生。每日用嬰兒油棉球輕拭耳廓,每周2次使用碳酸氫鈉滴耳液軟化耵聹。合并瘙癢時需排查真菌感染。
3、不當挖耳:棉簽、發卡等工具會推擠耵聹形成栓塞。出現耳悶脹感應立即停用工具,選擇3%過氧化氫溶液浸泡10分鐘后傾斜頭部自然引流。持續耳鳴需耳鏡排查鼓膜損傷。
4、炎癥刺激:外耳道炎或濕疹會引發耵聹異常堆積。伴有紅腫疼痛時可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抗感染,局部涂抹氫化可的松軟膏緩解炎癥。反復發作需檢測血糖排除糖尿病。
5、遺傳因素:ABCC11基因突變會導致耵聹黏稠度增高。這類人群應每半年到耳鼻喉科進行專業清理,居家可選用橄欖油、礦物油等油性溶劑維持耳道濕潤度。
日常避免長時間佩戴入耳式耳機,控制環境濕度在40%-60%。耳部清潔時僅處理可見部位,深度栓塞需由醫生使用吸引器或內鏡處理。游泳后及時傾斜頭部單腳跳躍排出積水,耳道潮濕時可用吹風機低溫檔保持干燥。油性耳垢體質者建議每年進行1次純音測聽檢查聽力狀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