膀胱脫垂可以治愈。通過醫學干預和生活方式調整,多數患者能夠有效改善癥狀并恢復盆底功能。
1、輕度膀胱脫垂的治療:
輕度膀胱脫垂通常表現為排尿困難、下腹墜脹感,可通過盆底肌鍛煉改善癥狀。凱格爾運動是常見的康復方式,每天堅持練習能增強盆底肌肉力量。物理治療如電刺激療法也可輔助恢復盆底功能。日常生活中需避免提重物、長期站立等增加腹壓的行為。
2、中度膀胱脫垂的治療:
中度膀胱脫垂可能伴隨尿失禁、反復尿路感染,需結合器械支撐治療。子宮托等 pessary 裝置能暫時支撐脫垂器官,緩解不適癥狀。中醫針灸對部分患者有效,可刺激特定穴位促進氣血運行。建議控制體重、保持規律排便,減少慢性咳嗽等誘因。
3、重度膀胱脫垂的治療:
重度脫垂需手術治療,常見術式包括陰道前壁修補術、骶棘韌帶固定術。術后需嚴格遵醫囑進行三個月盆底康復訓練,避免復發。合并壓力性尿失禁者可同期行尿道中段懸吊術。高齡患者需評估手術耐受性,必要時選擇保守治療。
膀胱脫垂患者應保持每日飲水1500-2000毫升,分次少量飲用避免膀胱過度充盈。飲食需增加膳食纖維預防便秘,推薦燕麥、火龍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。避免咖啡、酒精等刺激性飲品。適度進行游泳、瑜伽等低沖擊運動,禁止深蹲、仰臥起坐等增加腹壓的動作。穿著專用盆底支撐褲有助于日常活動,睡眠時建議采取側臥位減輕盆腔壓力。定期復查盆底超聲評估恢復情況,出現排尿疼痛、發熱等癥狀需及時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