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動脈夾層可通過藥物控制血壓、手術修復血管、介入支架植入、術后康復管理、定期隨訪監測等方式治療。主動脈夾層通常由高血壓、動脈粥樣硬化、馬凡綜合征、外傷、妊娠等因素引起。
急性期需快速降壓緩解血管壁壓力,常用藥物包括硝普鈉、美托洛爾、烏拉地爾。β受體阻滯劑可降低心肌收縮力,血管擴張劑減少血流剪切力,需持續監測血壓避免波動。藥物僅作為術前過渡或保守治療手段。
Stanford A型夾層需緊急行升主動脈置換術或Bentall手術,切除撕裂內膜并植入人工血管。開放式手術能徹底修復近端撕裂口,但需體外循環支持,術后可能出現出血、腦梗等并發癥。
Stanford B型夾層可采用腔內隔絕術,經股動脈植入覆膜支架封閉破口。微創手術創傷小恢復快,但需嚴格評估錨定區血管條件,存在內漏、支架移位風險,術后需長期抗凝治療。
術后轉入ICU監測生命體征,控制收縮壓低于120mmHg。逐步恢復飲食后采用低鹽低脂膳食,進行呼吸訓練預防肺部感染。三個月內避免提重物等劇烈活動,定期復查CTA評估血管狀況。
出院后每3個月復查超聲心動圖,監測殘余假腔血栓化情況。嚴格控制血壓血糖,戒煙限酒并保持情緒穩定。出現突發胸背痛需立即就醫,警惕夾層擴展或新發破口。
日常需保持血壓穩定在120/80mmHg以下,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增加蔬果攝入,避免高嘌呤食物。每周進行5次30分鐘快走或游泳等有氧運動,術后半年內禁止對抗性運動。睡眠時墊高床頭減少主動脈壓力,寒冷季節注意保暖防血管痙攣。隨身攜帶急救卡片注明病史和用藥信息,家屬需掌握胸痛應急處理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