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正常血壓范圍為收縮壓90-120mmHg、舒張壓60-80mmHg,血壓異常可能與年齡增長、激素變化、肥胖、慢性腎病、原發性高血壓等因素有關。
女性青春期前血壓與男性相近,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血管彈性降低,收縮壓可能升高10-20mmHg。建議35歲后每半年監測血壓,日常減少高鹽飲食。
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可能引發妊娠高血壓,表現為血壓≥140/90mmHg伴蛋白尿。口服拉貝洛爾、硝苯地平控制血壓,產后需持續監測6周。
BMI超過27可使舒張壓上升5-8mmHg,腰圍>85cm提示內臟脂肪堆積風險。每周進行150分鐘快走或游泳,減少精制碳水攝入。
慢性腎炎可能導致腎性高血壓,與腎素分泌異常有關,常見晨起眼瞼浮腫。需聯合纈沙坦、呋塞米治療,限制每日蛋白質攝入30-40g。
遺傳因素占發病風險的30%-50%,常伴隨頭暈、頸項僵直。長效降壓藥氨氯地平、厄貝沙坦需長期服用,每日鈉攝入需<5g。
保持血壓穩定需綜合干預:飲食采用DASH模式增加菠菜、燕麥等富鉀食物攝入;運動選擇太極拳、瑜伽等中低強度項目;避免熬夜及情緒激動;家庭自測血壓需在靜息狀態下測量三次取平均值;合并糖尿病或高脂血癥患者需每季度復查頸動脈超聲。血壓持續≥130/85mmHg建議盡早就醫排查繼發性高血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