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心病可通過利尿劑、血管擴張劑、強心苷類藥物、抗凝藥物、抗生素等方式治療。肺心病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肺動脈高壓、右心負荷過重、肺部感染、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。
1、利尿劑:呋塞米、螺內酯、氫氯噻嗪等利尿劑可減輕水腫癥狀。肺心病患者常合并右心衰竭,體液潴留導致下肢水腫或腹腔積液。使用利尿劑需監測電解質平衡,避免低鉀血癥發生。
2、血管擴張劑:硝酸甘油、硝普鈉、波生坦等藥物能降低肺動脈壓力。肺動脈高壓是肺心病核心病理環節,血管擴張劑通過松弛血管平滑肌改善血流動力學。這類藥物可能引起頭痛或低血壓等不良反應。
3、強心苷類:地高辛、去乙酰毛花苷可增強心肌收縮力。右心功能不全是肺心病進展期常見并發癥,強心苷通過抑制鈉鉀泵提高細胞內鈣離子濃度。用藥期間需密切監測心率以防中毒。
4、抗凝治療:華法林、利伐沙班適用于合并血栓風險患者。慢性缺氧導致紅細胞增多,血液高凝狀態易形成肺動脈血栓。抗凝治療需定期檢測凝血功能,調整藥物劑量。
5、抗感染藥物:頭孢曲松、莫西沙星、阿奇霉素用于急性加重期。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急性發作的主要誘因,及時控制感染可避免病情惡化。細菌培養結果前可采用經驗性用藥。
肺心病患者需保持低鹽飲食,每日鈉攝入控制在3克以內,多食用高蛋白食物如魚肉、豆制品。適度進行呼吸訓練如腹式呼吸、縮唇呼吸,避免劇烈運動。冬季注意保暖,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預防感染。定期復查心電圖、超聲心動圖監測心功能變化,出現呼吸困難加重或咯血癥狀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