陰道不規則出血可能由激素水平波動、子宮內膜息肉、子宮肌瘤、宮頸病變、凝血功能障礙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藥物調節、手術切除、抗凝治療等方式干預。
排卵障礙或黃體功能不足會導致雌激素和孕激素比例失衡,常見于青春期、圍絕經期女性。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或點滴出血,可通過口服短效避孕藥如屈螺酮炔雌醇、去氧孕烯炔雌醇調節周期,配合大豆異黃酮等植物雌激素輔助改善。
子宮內膜息肉可能與慢性炎癥或雌激素過度刺激有關,通常表現為經間期出血或經期延長。宮腔鏡下息肉切除術是主要治療方式,術后需定期復查超聲。伴隨異常排液時需排除感染,可進行陰道分泌物檢測。
肌壁間肌瘤向宮腔突出時可能破壞子宮內膜血管,引發非經期出血。直徑超過4cm的肌瘤可能伴隨貧血、尿頻等癥狀。根據年齡和生育需求可選擇肌瘤剔除術或子宮動脈栓塞術,小肌瘤可嘗試桂枝茯苓膠囊等中成藥控制生長。
HPV感染導致的宮頸上皮內瘤變常引起接觸性出血,需通過TCT和HPV篩查確診。CIN2級以上病變需行宮頸錐切術LEEP刀或冷刀錐切,術后需加強硒元素攝入促進修復。早期宮頸癌也可能表現為不規則出血,需通過活檢鑒別。
血小板減少癥或維生素K缺乏會影響凝血功能,導致經期延長或突發大量出血。需檢測凝血四項和血小板計數,輕癥可用氨甲環酸止血,嚴重凝血障礙需輸注新鮮冰凍血漿。長期服用華法林者需監測INR值調整劑量。
日常需記錄出血時間和出血量,避免劇烈運動加重出血。飲食推薦高鐵食物如動物肝臟、菠菜,搭配維生素C促進吸收。圍絕經期女性可進行凱格爾運動改善盆底肌功能,出血持續超過10天或單次出血量浸透衛生巾超過每小時1片時需急診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