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剝內扎術后可通過觀察排便情況、檢查創面愈合度、觸摸結扎線殘留、監測疼痛變化、確認出血停止等方式判斷結扎線是否脫落。該現象通常由組織自然吸收、排便摩擦、傷口愈合進程、結扎技術差異、個體恢復差異等原因引起。
1、排便觀察:術后初期排便時若發現線結隨糞便排出,提示結扎線已自然脫落。正常脫落多發生在術后7-10天,此時創面基底已形成纖維蛋白保護層。避免用力擦拭肛門,排便后建議用溫水沖洗代替衛生紙清潔。
2、創面檢查:使用手持鏡觀察肛周創面,脫落后的傷口呈粉紅色肉芽組織,無黑色線頭殘留。未完全脫落時可能看到部分裸露的結扎線端,此時切忌自行牽拉。術后兩周內每日晨起檢查一次,發現異常滲液需及時就醫。
3、觸診確認:洗凈雙手后輕觸肛周,未脫落線結可能產生輕微異物感。完全脫落后觸診區域應平整無硬結,按壓無牽拉痛。操作前需修剪指甲,戴醫用指套降低感染風險。
4、疼痛評估:線結存續期可能出現鈍痛或排便時刺痛,脫落48小時后疼痛應顯著減輕。持續劇痛伴發熱可能提示感染,需排除線結過早脫落導致的創面裂開。夜間疼痛加重者建議進行肛門超聲檢查。
5、出血監測:線結脫落過程可能伴隨少量滲血,血色鮮紅且量少于5ml屬正常現象。活動性出血或排出暗紅色血塊時,應立即采取俯臥位壓迫止血,并使用云南白藥等止血藥物輔助。
術后恢復期需保持每日飲水2000ml以上,增加燕麥、火龍果等膳食纖維攝入,避免久坐超過1小時。進行提肛訓練時需控制強度,每日3組、每組15次為宜。術后4周內禁止騎自行車、深蹲等增加腹壓的運動,選擇游泳或散步等低沖擊活動促進血液循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