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疼使用酒精可能暫時緩解癥狀,但無法根治病因且存在風險。牙疼通常由齲齒、牙髓炎、牙齦炎、智齒冠周炎或牙周膿腫等引起,需根據具體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。
酒精具有局部麻醉作用,含漱高度數白酒可能短暫麻痹神經末梢減輕疼痛。此方法僅適用于無口腔黏膜破損的情況,頻繁使用會刺激軟組織導致黏膜灼傷。
開放性齲洞或牙齦出血時使用酒精,可能破壞口腔菌群平衡并加重炎癥。酒精無法殺滅牙髓深部的厭氧菌,對細菌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無效。
齲齒需進行樹脂填充或嵌體修復,牙髓炎需根管治療,智齒冠周炎需局部沖洗配合頭孢類抗生素。急性牙周膿腫需切開引流,慢性牙齦炎需超聲潔治。
短期緩解可選用丁香油酚棉球局部按壓,或服用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。淡鹽水漱口能減少細菌負荷,冷敷可緩解腫脹引起的疼痛。
持續48小時以上的劇烈牙疼伴面部腫脹需立即就醫,提示可能發生頜面部間隙感染。夜間陣發性跳痛是急性牙髓炎的典型表現,需急診開髓減壓。
日常護理應選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,每年進行口腔檢查及潔牙。減少精制糖攝入可降低齲齒風險,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清潔牙面。出現冷熱刺激痛或咬合不適時及時就診,避免病情進展導致牙齒喪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