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酒胃疼可通過停止飲酒、局部熱敷、調整飲食、服用胃黏膜保護劑、就醫治療等方式緩解,通常由酒精刺激、胃酸分泌過多、胃炎、胃潰瘍、胃出血等原因引起。
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是導致疼痛的主要原因,立即停止飲酒可減少進一步損傷。飲酒后出現胃部隱痛或灼燒感時,需避免繼續攝入含酒精飲料,包括啤酒、白酒等。飲用溫水稀釋胃內酒精濃度,幫助緩解不適癥狀。
用40℃左右的熱毛巾敷于上腹部,每次持續15-20分鐘。熱力能促進胃部血液循環,加速酒精代謝,緩解平滑肌痙攣。注意避免溫度過高導致皮膚燙傷,可間隔5分鐘更換一次熱敷毛巾。
選擇米湯、藕粉、饅頭等低脂易消化食物,避免辛辣、油炸食品。少量多次飲用蜂蜜水或口服補液鹽,補充因嘔吐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。香蕉、燕麥等富含果膠的食物可形成保護膜,減少胃酸對黏膜的侵蝕。
鋁碳酸鎂、硫糖鋁、瑞巴派特等胃黏膜保護劑能中和胃酸,促進黏膜修復。伴有反酸時可短期使用奧美拉唑、雷貝拉唑等質子泵抑制劑。胃痛持續6小時以上或出現嘔血時,可能與胃潰瘍、胃出血等病理因素有關。
出現嘔咖啡樣物、柏油樣便等消化道出血癥狀,或疼痛放射至背部時需急診就醫。胃鏡檢查可明確是否存在胃黏膜撕裂、潰瘍等器質性病變,必要時需進行內鏡下止血或外科手術干預。
長期飲酒者應逐步戒酒,每日酒精攝入量男性不超過25克,女性不超過15克。飲酒前適量進食乳制品或服用維生素B族,可降低酒精吸收速度。定期進行胃功能檢查,合并慢性胃炎患者需避免空腹飲酒。建立包含深綠色蔬菜、優質蛋白的均衡飲食結構,配合八段錦等舒緩運動改善胃腸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