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常催吐會對身體造成多重危害,主要包括消化道損傷、電解質紊亂、牙齒腐蝕、心理依賴和代謝異常。這些危害可能由反復胃酸刺激、營養流失、口腔酸性環境改變、行為成癮和內分泌失調等因素引起。
1、消化道損傷:
反復催吐會導致胃酸頻繁反流,損傷食管黏膜,可能引發反流性食管炎。長期刺激可能造成食管裂傷,嚴重時出現馬洛里-魏斯綜合征。胃部持續收縮還會增加胃潰瘍風險,伴隨燒心、胸骨后疼痛等癥狀。
2、電解質紊亂:
嘔吐會大量丟失鉀、鈉、氯等電解質,引發低鉀血癥。典型表現為肌無力、心律失常甚至室顫。同時可能伴隨代謝性堿中毒,出現手足抽搐、頭暈等癥狀,嚴重時需要靜脈補液糾正。
3、牙齒腐蝕:
胃酸長期接觸牙釉質會導致牙本質暴露,出現牙齒敏感、齲齒增多。特征性表現為門牙舌側楔形缺損,伴隨牙齦萎縮。牙科檢查可見牙釉質脫礦,嚴重者需要根管治療。
4、心理依賴:
催吐行為可能發展為神經性貪食癥,形成暴食-催吐的惡性循環。患者常伴有體象障礙和焦慮抑郁,出現社會功能退化。行為矯正需要結合認知治療和抗抑郁藥物干預。
5、代謝異常:
長期營養吸收不足會導致蛋白質能量營養不良,表現為水腫、脫發。女性可能出現閉經、骨質疏松等內分泌紊亂。基礎代謝率下降后,反而更容易出現體重反彈現象。
建議逐步減少催吐頻率,采用少食多餐方式減輕胃部負擔。日常可飲用常溫蘇打水中和胃酸,進食后保持直立位半小時。適當補充復合維生素B族和鈣劑,定期監測血鉀水平。出現持續心悸或嘔血癥狀需立即就醫,必要時接受消化內鏡檢查。心理支持方面可嘗試正念飲食訓練,建立健康的進食行為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