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短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、支氣管擴張劑、糖皮質激素、祛痰藥、抗生素等方式治療。氣短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病、支氣管哮喘、肺部感染、心力衰竭、貧血等原因引起。
1、生活方式調整:吸煙、空氣污染、肥胖等生理性因素可誘發氣短。建議戒煙并避免二手煙暴露,使用空氣凈化器改善室內空氣質量,通過有氧運動結合飲食控制減輕體重。每日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可增強膈肌功能。
2、支氣管擴張劑:支氣管哮喘或慢阻肺患者常需使用β2受體激動劑如沙丁胺醇、特布他林緩解急性發作,配合長效制劑如福莫特羅維持療效。抗膽堿能藥物異丙托溴銨適用于夜間癥狀控制。用藥期間需監測心率變化。
3、糖皮質激素: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需規律吸入布地奈德、氟替卡松等藥物。急性加重期可短期口服潑尼松。長期使用者應注意口腔清潔以防真菌感染,定期評估骨密度。吸入后需及時漱口。
4、祛痰藥:痰液阻塞氣道時可用氨溴索、乙酰半胱氨酸稀釋痰液。配合體位引流和拍背排痰。保證每日1500-2000ml飲水,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。濕化氣道有助于分泌物排出。
5、抗生素治療:細菌性肺炎引起的氣短需根據病原學選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、左氧氟沙星等藥物。治療期間觀察體溫和痰液性狀變化。完成全程治療避免耐藥,必要時行胸部影像學復查。
日常飲食宜選擇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魚肉、蒸蛋,搭配百合銀耳羹潤肺。太極拳、八段錦等舒緩運動可改善肺功能,練習時采用鼻吸口呼方式。居室保持50%-60%濕度,定期清洗空調濾網。癥狀持續或出現口唇紫紺需立即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