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后42天復查項目包括子宮恢復評估、切口愈合檢查、盆底功能篩查、乳腺檢查及心理狀態評估。通過婦科檢查、超聲影像學、問卷調查等方式綜合判斷產婦康復情況。
1、子宮檢查:通過觸診和超聲觀察子宮收縮狀態及惡露排凈情況。產后子宮需6-8周恢復至孕前大小,異常出血或宮腔殘留需及時處理。哺乳會促進縮宮素分泌加速子宮復舊。
2、切口評估:剖宮產者檢查腹部傷口愈合程度,順產者觀察會陰撕裂或側切修復情況。瘢痕硬結、紅腫滲液提示感染風險,需進行消毒換藥等處理。建議使用高錳酸鉀坐浴促進愈合。
3、盆底檢測:采用指檢和肌電圖評估肌肉張力,篩查壓力性尿失禁或臟器脫垂。凱格爾運動可增強盆底肌力,嚴重者需生物反饋治療或懸吊手術干預。
4、乳腺篩查:檢查乳汁分泌狀態及乳腺管通暢度,排除乳腺炎或膿腫。指導正確哺乳姿勢,乳汁淤積時可嘗試卷心菜葉外敷,乳腺紅腫發熱需抗生素治療。
5、心理測評:采用愛丁堡量表篩查產后抑郁傾向。睡眠剝奪和角色適應困難易引發情緒障礙,認知行為療法和家庭支持能有效改善心理狀態。
復查期間建議補充高鐵食物如動物肝臟、菠菜,逐步恢復快走或瑜伽等低強度運動。母乳喂養者每日需增加500大卡熱量攝入,保持會陰清潔干燥,出現持續腹痛或情緒低落應及時返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