脂肪瘤可通過手術切除、激光治療、冷凍治療等方式干預。脂肪瘤可能與遺傳因素、脂代謝異常等因素有關,通常表現為皮下無痛性腫塊、質地柔軟等癥狀。
1、手術切除:脂肪瘤體積較大或影響美觀時,手術切除是首選方案。常見術式包括傳統切除術、微創抽吸術,術后復發率低于5%。局部麻醉下操作,切口愈合后僅留線性瘢痕。
2、激光治療:適用于直徑小于2厘米的表淺脂肪瘤。二氧化碳激光可精準汽化瘤體組織,治療過程出血少,恢復周期約7-10天。需2-3次治療確保完全清除。
3、冷凍治療:液氮冷凍能使脂肪細胞結晶壞死,適合多發性小型脂肪瘤。治療時局部出現暫時性紅腫,2周后壞死組織逐漸吸收。需間隔4周重復治療。
4、脂代謝調節:控制動物脂肪攝入,增加三文魚、核桃等ω-3脂肪酸食物。規律進行快走、游泳等有氧運動,每周累計150分鐘以上有助于改善代謝。
5、遺傳因素應對:直系親屬有脂肪瘤病史者應定期觸診自查。發現腫塊短期內增大、變硬或伴有疼痛時,需超聲檢查排除脂肪肉瘤可能。
脂肪瘤患者日常需保持BMI在18.5-23.9之間,避免高糖高脂飲食。建議每月自我檢查腫塊變化情況,運動時注意避免瘤體部位反復摩擦。直徑超過5厘米或影響關節活動的脂肪瘤建議盡早就醫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