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心病患者常用藥物包括抗血小板藥物、他汀類降脂藥、β受體阻滯劑、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和硝酸酯類藥物。這些藥物主要通過抑制血栓形成、穩定斑塊、減輕心臟負荷等機制發揮作用。
1、抗血小板藥物:
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基礎用藥,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預防冠狀動脈血栓形成。阿司匹林需長期服用,氯吡格雷多在支架術后與阿司匹林聯用。替格瑞洛作為新型抗血小板藥,適用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。用藥期間需監測出血風險。
2、他汀類降脂藥:
阿托伐他汀、瑞舒伐他汀能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,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。需定期檢測肝功能與肌酸激酶,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肌肉疼痛等不良反應。長期使用可使斑塊體積縮小,降低心肌梗死風險。
3、β受體阻滯劑:
美托洛爾和比索洛爾可減慢心率、降低心肌耗氧量,改善心絞痛癥狀。尤其適用于合并高血壓、心力衰竭的患者。需從低劑量開始逐漸加量,支氣管哮喘患者慎用,突然停藥可能誘發心絞痛加重。
4、ACEI類藥物:
培哚普利、雷米普利通過抑制腎素-血管緊張素系統減輕心臟重構,特別適合合并糖尿病或左心室功能不全者。常見副作用包括干咳和血鉀升高,腎功能不全患者需調整劑量,用藥期間需監測血壓和電解質。
5、硝酸酯類藥物:
硝酸異山梨酯可擴張冠狀動脈緩解心絞痛急性發作,長效制劑用于預防發作。可能出現頭痛、面部潮紅等血管擴張反應。需注意每日8-12小時的無藥間隔期以避免耐藥性,青光眼患者禁用。
冠心病患者應建立包括地中海飲食、規律有氧運動在內的健康生活方式。推薦每日攝入深海魚類、堅果等富含ω-3脂肪酸的食物,限制鈉鹽和飽和脂肪。每周進行5次30分鐘快走或游泳,戒煙并控制體重。定期監測血壓、血糖和血脂水平,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片以備急救。藥物調整需嚴格遵循醫囑,不可自行增減劑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