洋參一般指西洋參,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干燥根。主產于美國、加拿大,我國亦有栽培。傳統醫學認為,西洋參藥性甘、微苦、涼,歸心、肺、腎經,具有補氣養陰、清熱生津的作用,用于治療氣虛陰虧、虛熱煩倦、咳喘痰血、內熱消渴、口燥咽干。
功效作用
洋參具有補氣養陰、清熱生津的作用。
補氣養陰:
西洋參甘微苦而涼,入肺經,能夠益肺氣、補肺陰、清虛火,所以能夠治療肺虛久咳、陰虛火旺。
清熱生津:
西洋參清熱生津,可以生津液,除煩倦,所以常用于外感熱病,熱傷氣陰等證。
現代應用
1、洋參具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,可用于補益藥中,如定坤丸、蜂參益氣錠、西洋參黃芪膠囊、烏雞洋參膠囊、鹿茸洋參片。
2、洋參具有促進唾液分泌作用,可用于補陰藥中,如西洋參顆粒、鐵皮楓斗膠囊、洋參保肺丸、西洋參蜜煉川貝枇杷膏、洋參雪哈口服液。
需要注意,大家應該合理的使用中成藥,不能隨意用藥。當您有用藥需求時,應向醫生或藥師咨詢,以保證用藥安全、有效。
適宜人群
洋參適用于氣陰兩傷證者;肺氣虛及肺陰虛證者;熱病氣虛津傷口渴及消渴者。
氣陰兩傷證者:
洋參能補益元氣,但作用弱于人參;其藥性偏涼,兼能清火養陰生津。可以用于治療熱病或大汗、大瀉、大失血,改善耗傷元氣及陰津導致的神疲乏力、氣短息促、自汗熱粘、心煩口渴、尿短赤澀、大便干結、舌燥、脈細數無力等癥狀。
肺氣虛及肺陰虛證者:
洋參能補肺氣,兼能養肺陰、清肺火,可以用于治療火熱耗傷肺臟氣陰導致的短氣喘促、咳嗽痰少或痰中帶血等癥狀。
熱病氣虛津傷口渴及消渴者:
洋參不僅能補氣、養陰生津,還能清熱,可以用于治療熱傷氣津導致的身熱汗多、口渴心煩、體倦少氣、脈虛數者。
需要注意,本品多與其他藥物配伍應用來治療上述疾病,具體組方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情、體質、合用藥物情況等制定,存在個體化差異,請大家不要盲目用藥。
禁忌人群
中陽虛衰,寒濕中阻及氣郁化火者忌服。
原因:
洋參性涼,中陽虛衰,寒濕中阻及氣郁化火者服用本品有加重病情的風險。
使用方法
本品多與其他中藥配伍應用于中藥組方中,一般情況下,需要煎煮后內服。需要注意,具體的熬藥方式,如加水量、煎煮時間、煎煮次數等需要遵照醫囑,以保證藥液能夠發揮相應的療效。
用量
臨床常用劑量為3-6g,但由于每位患者病情、體質等因素不同,具體用量會存在個體化差異,請患者嚴格按照醫生處方規定的劑量使用本品。
不宜同用
洋參不宜與藜蘆同用。
西洋參反藜蘆:
此配伍禁忌出自張子和的《儒門事親》。其原文為:“本草明言十八反,半蔞貝蘞及攻烏,藻戟遂芫俱戰草,諸參辛芍叛藜蘆。”
溫馨提示
洋參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中藥,若需要服用本品治病或調理身體,建議您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本品,以免發生用藥風險。